• English
  • 简介
    院士致辞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往事悠悠
    今日天文系
  • 人员
    本系教师
    兼职教授
    离退休教师
    离职教师
    博士后
    行政人员
    研究生
    本科生
  • 科学研究
    研究领域
    学术交流
    成长型通用光学望远镜EAST
    Introduction of EAST
  • 学生培养
    简介
    本科培养
    本科报考须知
    研究生培养
    研究生报考须知
  • 天文暑期课堂
    简介
    2022年全国中学生天文暑期课堂参营通知
    2022年全国中学生天文暑期课堂将于7月16日线上举行
    2021年全国中学生天文暑期课堂将于7月24日线上举行
    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国家天文台/北京天文馆联合举办 2020年中学生天文暑期讲座报名通知
    北京大学2019年中学生暑期课堂(天文学)招生简章
    北京大学地图(附KIAA研究所路线图)
    往届暑期课堂活动集锦
  • 招聘信息
  • 天文校友
    学子寻踪
    本科生校友
    研究生校友
  • 北大天文
    天文学系
    科维理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所
    北京天体物理中心
  • 相关天文网站
    国内天文网站
    国外天文网站
  • 简介
    院士致辞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往事悠悠
    今日天文系
  • 人员
    本系教师
    兼职教授
    离退休教师
    离职教师
    博士后
    行政人员
    研究生
    本科生
  • 科学研究
    研究领域
    学术交流
    成长型通用光学望远镜EAST
    Introduction of EAST
  • 学生培养
    简介
    本科培养
    本科报考须知
    研究生培养
    研究生报考须知
  • 天文暑期课堂
    简介
    2022年全国中学生天文暑期课堂参营通知
    2022年全国中学生天文暑期课堂将于7月16日线上举行
    2021年全国中学生天文暑期课堂将于7月24日线上举行
    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国家天文台/北京天文馆联合举办 2020年中学生天文暑期讲座报名通知
    北京大学2019年中学生暑期课堂(天文学)招生简章
    北京大学地图(附KIAA研究所路线图)
    往届暑期课堂活动集锦
  • 招聘信息
  • 天文校友
    学子寻踪
    本科生校友
    研究生校友
  • 北大天文
    天文学系
    科维理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所
    北京天体物理中心
  • 相关天文网站
    国内天文网站
    国外天文网站
English

科研进展

    科研进展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科研进展

      椭圆吸积盘: 一种产自北京大学的新型吸积盘模型

      发布时间:2021-03-02

      天文学家们相信,在几乎所有星系中心都潜伏着或单、或双的超大质量黑洞。这些超大质量黑洞平时不以任何踪迹示人,但它们的存在影响甚至决定着星系的形成和演化,它们的并合会产生宇宙中最猛烈的引力波暴。

      当一颗恒星掠过这些超大质量黑洞时,会被其强大的潮汐力撕裂。恒星碎片在回落黑洞时,引发潮汐撕裂事件(TDE)。经典理论通常假设,广义相对论效应将导致回落物质轨道交叉,而回落物质在轨道交叉处相互碰撞会从而使回落物质形成的吸积盘有效圆化。然而,吸积盘有效圆化这一标准图像最近受到了来自对TDE的光学/紫外辐射谱和总辐射光度观测的严峻挑战。如果吸积盘如某些数值模拟所启示的那样圆化是低效率的,那么低角动量回落物质形成的吸积盘必然是椭圆形的。以色列著名科学家Tsvi Piran教授及其合作者最近提出了一个类似绳套的椭圆盘模型。在该模型中,回落物质绕黑洞形成椭形绳套,后续回落物质与已绕过黑洞后向外运动的前锋物质在远离黑洞的轨道交叉处相互碰撞,形成绳结。该绳套椭圆盘模型假设,辐射来自物质相互碰撞处,即绳结处的激波。该模型被国际同行称为潮汐撕裂事件的“激波模型”。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天文系和科维理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所刘富坤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提出了一个物理上完全不同的新型椭圆盘模型(见示意图)。在该吸积盘模型中,软X-射线光子在椭圆盘绕黑洞的近心点处产生,形成后被电子散射囚禁在吸积盘物质内,随物质一起绕黑洞旋转(类似光纤)。这些软X-射线光子在随物质一起绕黑洞作椭圆绕转的过程中光致电离吸积盘物质。被电离的物质在复合时,发射出低频连续谱和光学发射线。在最近发表在国际著名天体物理杂志ApJ的论文中,刘富坤带领团队研究了该理论模型的动力学和热辐射性质,并非常漂亮地回答了那些严峻挑战传统圆化吸积盘模型的难题。北京大学的博士研究生曹春洋、曹荣、周智勤,波兰尼古拉斯·哥白尼天文研究中心的Marek Abramowicz教授以及哈佛大学的Maciek Wielgus博士是论文的共同作者。

      标准圆吸积盘通常被称为“波兰甜甜圈”(一个由著名科学家、英国皇家学会前主席Martin Rees爵士创造的名字。Martin Rees爵士同时也是TDE经典理论之父之一)。为了突出椭圆吸积盘与标准圆吸积盘在几何形状上的不同,同时保留以糕点命名的传统,以色列著名科学家Tsvi Piran教授为椭圆吸积盘创造了“耶路撒冷百吉饼(Jerusalem bagel)”(见下图)这一名字。为了强调与以色列Piran教授等人的椭圆吸积盘模型在几何上的相似性和物理上的不同性,在最近发表的论文中所描述的椭圆吸积盘被称为“来自北京的耶路撒冷百吉饼(Jerusalem bagels from Beijing)”。值得注意的是,真实的波兰甜甜圈的形状更类似于具有球状几何的邦迪吸积(Bondi accretion)。

      论文已被国际著名天体物理杂志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在线发表(https://iopscience.iop.org/article/10.3847/1538-4357/abd2b6),全文也可通过预印本库免费下载:https://arxiv.org/abs/2012.05552。


      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

      原文链接:https://news.pku.edu.cn/jxky/0d2199c6871446f0852e2f104fd4bbea.htm 

      信息来源: 物理学院

      编辑:悠然


      ----友情链接----
      ---- KIAA ---- ---- 国家天文台 ---- ---- 学术报告 ---- ---- Lunch talk ---- ---- 本系邮箱 ---- ---- 本系FTP ----

      北京大学理科2号楼2901, 邮编: 100871,电话:62751134, E-mail:yaojie[at]pk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