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1日至6日,由北京大学天文学科组织的中国空间站工程巡天空间望远镜(CSST)星系科学研究生暑期学校在北京大学成功举办。这是自CSST北京大学科学中心成立以来的第二期暑期学校,也是大家第一次在北大校园相聚。
7月2日上午8点40分,暑期学校开幕式在科维理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所正式开始,由 CSST北大科学中心副主任江林华教授主持。
图:江林华主持开幕式
首先,北大科维理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所所长何子山教授致辞,他代表本次暑期学校的组织方—科维理所和CSST北京大学科学中心,对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的同学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CSST对中国天文学的发展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机遇。在过去30年,美国哈勃望远镜(HST)从测量宇宙的膨胀、刻画宇宙起源和演化、到发现超大质量黑洞,都深刻地改变着人类对宇宙的认识。CSST性能与HST类似,视场甚至比HST大几百倍,是目前我国最昂贵、最复杂、最雄心勃勃的天文望远镜。他认为,CSST有潜力将中国天文学提升到国际先进水平。何子山教授积极肯定了暑期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作用,鼓励更多同学参与到巡天空间望远镜的科学研究中来。最后,他衷心感谢授课老师百忙之中莅临暑期学校为同学们授课。
图:何子山致辞
随后,北大天文学系系主任、科维理所副所长、CSST北大科学中心主任吴学兵教授介绍了北大天文学科概况、CSST北大科学中心概况、星系与活动星系核领域科学研究课题及其进展。他谈到,北大天文学科的定位是进行前沿的科学研究,培养下一代优秀的科学家,提供国际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CSST是我国空间天文旗舰级项目,兼具大视场、高像质、宽波段、无缝光谱覆盖等突出特点,其科学研究涉及星系宇宙学、银河系与恒星科学、太阳系与系外行星、时域天文等诸多领域,为我国天文学科迈向国际前沿提供了重大机遇。CSST北京大学科学中心是唯一一个以大学名称命名的CSST科学中心,负责星系与活动星系核领域研究,这个领域是CSST科学研究中任务最重、涉及研究人员最多的研究领域。吴学兵教授希望同学们充分利用暑期学校的宝贵机会,向授课老师积极请教,与同学们广泛交流。他鼓励同学们打好研究基础,及时做好准备,今后利用CSST取得更多更好的研究成果。
图:吴学兵致辞
CSST星系科学暑期学校面向研究生、高年级本科生和青年学者,在为期五天的课程中,围绕“CSST与星系和活动星系核科学”这一主题邀请了21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和学者讲授CSST数据、星系与活动星系核测光及图像处理、光谱分析及无缝光谱等相关基本知识,并安排实操性质的数据分析处理等动手训练环节,使学员能掌握CSST星系和活动星系核相关科学研究的基本技能。授课老师包括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詹虎、刘超、张天萌、刘凤山、张彦霞研究员,上海天文台郝蕾、郑振亚、沈世银研究员,紫金山天文台郑宪忠研究员,云南天文台韩云坤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刘成则研究员,天津师范大学郝彩娜教授,清华大学黄崧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王鑫教授,安庆师范大学方官文教授,上海师范大学傅莉萍教授,南京大学俞效龄博士,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庄明阳博士,以及北京大学李洋博士、马超博士、博士研究生李阮存等。
图:詹虎、刘超、郝蕾、郑振亚授课
图:张天萌、刘成则、郝彩娜、李洋授课
图:刘凤山、马超、郑宪忠、黄崧授课
图:李阮存、王鑫、方官文、俞效龄授课
图:傅莉萍、韩云坤、张彦霞、沈世银授课
图:庄明阳远程授课
本次暑期学校是疫情后CSST北大科学中心首次在线下举办的大型活动,授课师资力量强大,课程内容丰富多彩,得到了学员的广泛认可和高度评价。参与人数众多,共200余人报名,经选拔共110人来到北京大学燕园校区参与线下学习,学员来自国内35所高校和科研单位,以及国外12所高校和单位。学员互动踊跃,课后向授课老师提出了很多专业问题,经常赞叹老师的精彩讲授,表示从授课中受益匪浅。很多学员表示,未来将会更加努力地学习和积累研究技能,抓住中国空间站巡天望远镜这一历史机遇,坚定投入到蓬勃发展的中国天文事业中来。
图:学员踊跃向授课老师提问
7月5日下午所有授课结束后,吴学兵教授致闭幕辞。他代表本次暑期学校的科学组织委员会和CSST北大科学中心,对各位老师的辛勤付出表示诚挚的谢意。感谢一百多位同学的积极参与,让这次活动变得意义非凡,希望过去几天的课程能对大家将来的学习和科研有所帮助。他也对一群默默无闻的幕后志愿者及地方组织委员会的老师们表示了衷心感谢,尤其感谢北大科维理所黄金老师等所做的大量组织工作。同时,也期待大家继续关注来年的CSST暑期学校,欢迎大家再到北大相聚。
图:学员与授课老师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