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吴学兵、张华伟,2022年7月5日刊登于《北京大学校报》第1611期第2版,由校报记者庞萱采访整理)
北京大学与天文学的关系源远流长,它是最早在国内开设大学天文课程的高等学校。蔡元培、秦汾、戴文赛先生等分别是中国天文学会和北京天文学会的早期领导者。1960年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天体物理专业正式成立,开始培养本科生,2000年成立天文学系。现设有硕士点、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是国家重点学科、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和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基地。北京大学天文学系60多年来培养了近千名优秀毕业生,为我国天文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2006年得到美国科维理基金会资助,成立国际化的科维理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所,进一步推动了北京大学天文学科的发展。2020年成立中国空间站工程巡天望远镜北京大学科学中心,为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做出了贡献。
2020年11月21日,中国空间站巡天望远镜北京大学科学中心揭牌
作为自然科学六大基础学科之一的天文学是研究天体和宇宙的科学,其中天体物理学是当代天文学的主体。它以各种现代尖端技术作为探测手段,收集和处理来自宇宙的全波段电磁辐射和其它信息,不断加深和改变人类对自然的认识。随着越来越多的先进地面及空间望远镜的建成和使用,现已迎来21世纪天体物理学的黄金时代。北京大学天文学科力争用一流的师资培养一流的学生,已成为高水平职业天文学家的摇篮。
天文学科对学科人才的培养,强调点燃一把火,而非灌满一桶水。始终坚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探索激情和爱国真情,鼓励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创新,在未来为国家天文事业贡献力量。
自2009年起,北京大学天文学系联合在京天文单位开设天文暑期学堂,选拔全国中学生参加。暑期课堂旨在让广大中学生更多地了解天文,培养广大中学生探索宇宙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天文专业的热情。暑期学堂在众多学子的心中埋下了一颗天文的种子。实践证明,暑期学堂为天文学系输入了众多优秀人才。
在2022年第15届全国中学生暑期课堂上,北京大学天文学系系主任吴学兵教授在回答“天文梦是如何产生”的问题
学生进入天文学系学习之初,老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研。学生可自由进入每位教师的组会之中,与教师、研究生、博士后们一同探讨科学知识。处于不同学习状态的师生共同交流,往往能够碰撞出不一样的思维火花。同时,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探索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和研究方向,从而在最后与导师达成双向选择的结果。每年秋季,学生们还可以在天文本科生科研论坛上相互交流研究成果。在这样的模式之下,学生的兴趣最大化,动力最大化,能够更好地实现创新最大化、成果最优化。
天文学科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学习过程中观测实践的重要性。课堂上老师将学生理论知识的空桶灌满,学生则需要实践这一把火,将理论知识这一桶水烧得滚烫,乃至沸腾。天文学系非常重视学生的观测实践能力,为学生提供了校内教学天文台、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站等多个观测实践平台,帮助学生将理论与实践更好地贯通融合。
学生在教学天文台、观测站进行观测
北京大学天文学科不仅为国家输出优秀的天文人才,同时响应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承担国家科研任务,承接国家天文项目。因此天文学科对基础学科人才的培养格外重视“人”的内在因素,引导学生树立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责任担当,在青年人的心中点燃一把为国家、为人民甘于奉献的灼热火焰,在探索科学的道路上提供不断前进的力量。
2022年北大天文系毕业生合影
在基础学科人才培养过程中,为学生点燃一把火,使之主动学习、积极创新,充满热情地为国家、为人民贡献自己的力量。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为学生点燃的这一把火,会汇聚成炬,照亮基础研究的光明坦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