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1.专业简介
北大天文学科历史悠久,自上世纪 20 年代起就开设天文课程,参与创建中 国天文学会。1960 年天文专业正式成立,开始培养本科生。1998 年与中国科学 院共建“北京天体物理中心”,2000 年北京大学天文学系成立。2001 年北大天体 物理学科被评为全国重点学科,2020 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1 年入选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2006 年北大与美国 Kavli 基金会合作 建立国际化的科维理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所。2020 年成立中国空间站工程巡天 望远镜北京大学科学中心。本学科设有硕士点、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
六十多年来,北大天文学科培养了近千名国内外天文界的中坚力量,其中包 括 3 名中科院院士、1 名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和加拿大工程院院士、10 多名 天文台台长和副台长、10 多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已成为我国培养天文 高端人才和开展天文学前沿科学研究的重要单位之一,在国内外具有广泛的影响。 在2022年美国US News and World Report 世界最佳大学 Space Science(主要 是天文学)排名中,北大天文学科排名为全球 36,在亚洲排名第 2,仅次于东京大学。
北大天文学科每年招收30-40名本科生,包括普通类统招(天文学)和强基计划招生(物理学类IV(天体物理学))
北京大学天文学系教学楼及圆顶天文望远镜
科维理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所大楼
2. 师资队伍
北大天文汇聚了一支德才兼备的师资队伍。现有全职教师 20 余名,均为博 士生导师,包括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1 名,美国天文学会会士 1 名,海外高层 次人才引进计划学者 1 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4 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 贴”获得者 1 名,万人计划科技领军人才 2 名,科技部创新人才 2 名,海外高层 次人才引进计划青年学者 12 名,万人计划青拔人才 1 名,腾讯基金会“科学探索 奖”获得者 2 名,阿里巴巴达摩院青橙奖 1 名。全职教师中外籍占比 14%。
3. 教学及科研条件资源平台
北大天文学科充分利用物理学院的优质教学资源,建立了完善的优秀创新型 人才培养体系。拥有一流的学术资源平台,包括物理学院天文学系和科维理天文 与天体物理研究所。科维理研究所为国际著名的 6 个 Kavli 天文研究所之一。新 成立的中国空间站工程巡天望远镜北京大学科学中心牵头负责星系领域的空间 天文科学研究。
北大天文科研方向布局均衡,涵盖了天体物理学主要领域,近年来取得一系 列突出成果。主要研究方向包括:1、宇宙学和星系物理,2、星际介质、恒星和 行星,3、引力和高能天体物理,4、粒子与核天体物理,5、天文技术及应用。
学科教师深度参与中国空间站工程巡天望远镜、郭守敬望远镜、中国天眼等 我国大科学装置的建设与研究,领导或参与 JCMT、TMT、SKA 等国际大型望远 镜科学目标的研究,牵头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国家基金委创新群体、国家重大 科研仪器研制等项目,为本科生教学和科研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二、培养目标及培养要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于创新型人才的渴求逐渐成为共识。作为中国天文学优 秀人才培养的重镇,北大天文学科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广泛坚实的数学、物 理基础及全面的天文学知识,并在计算机、外语和其它专业技能方面受到严格训 练,具有从事天体物理学研究的初步能力,掌握天文新技术与应用的有关知识, 为成为天文学及其交叉学科、天文高新技术与应用和天文大科学工程项目管理等 领域的领军人物打下坚实的基础,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和全球视野、领导科学前沿 研究的顶尖科学家。
北大天文学科根据教师队伍普遍学术造诣高深、科研能力和水平高超、学科 科研条件和资源雄厚等特点,提出并实施了“多种措施并举、将科研优势转化为 教学和人才培养优势培养创新型优秀人才”的方案,形成了“三位一体”:(1)灵活 的课程体系,(2)科研训练与实践,(3)全球课堂为核心的培养模式。这既为本 科生培养提供了多元化选择,也使本科科研训练与实践真正地成为创新型优秀人 才培养的有效措施。
本科生在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站实习
充分发挥北大天文学科国际化优势,积极推进本科生的国际化培养形式。开 设英文教学和双语教学的专业课程。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国际暑期 学校和冬季学校、实习培训、合作研究、学术竞赛、交换学习和联合培养、访问 考察等。积极与国外大学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交流合作,与世界一流高校建立 合作关系。
三、课程设置
天文学系设有天体物理和天文高新技术与应用两个本科生培养方向,学生根 据兴趣和能力自主灵活选择。培养方案的毕业总学分要求为 141-147 学分,其中,公共基础课程 42-48 学分,专业必修课程 71 学分,选修课程 28 学分 。 天体物理方向设立荣誉学位。 主要课程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普通物理(力学、热学、电磁学、光 学、原子物理)、普通物理实验、数学物理方法、四大力学(理论力学、热力学 与统计物理或平衡态统计物理、电动力学、量子力学)、基础天文、天体物理导 论、天体物理讨论班、实测天体物理、理论天体物理、天体物理观测实验、天体 物理专题、天文文献阅读、天体物理前沿等。
2019届本科生毕业pa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