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阶段,国际恒星形成学界知名电子月刊《恒星形成快报》(Star Formation Newsletter)采访了我校天文学系吴月芳教授,采访全文已刊登在其2014年2月发布的第254期上。在访谈中,吴月芳教授追忆了三十多年来她与她的研究组筚路蓝缕地开拓、发展恒星形成研究工作的艰辛与成就。吴教授还对关于我国的恒星形成研究的提问给出了清晰的回答,表达了我国这一领域的迅速发展。
吴老师从70年代开始涉足星际介质与恒星形成的研究,当时国内从事该领域研究的人员很少,也少有相关观测设备。尤其是这是新兴起的领域,研究手段以观测为主,而在我国身处高校的科研小组一般不拥有专属的用于天文研究望远镜。在此条件下,吴老师积极通过合作与申请争取国内外先进望远镜的观测机会,凭借其先进、切实的科学思想竞争到了可观的望远镜时间。时间就是金钱,对造价昂贵的天文观测设备来说尤其如此;成功竞争得到如此众多国际先进望远镜时间(1)进行研究的课题组,在国际上也并不多。难怪一次著名射电天文学家Reid博士参访吴老师研究组后,其夫人风趣而感慨地说“看来,一个研究组有自己的望远镜,不一定是最好的”。
吴月芳老师的研究主要关注恒星形成研究中最核心与前沿的大质量恒星形成问题。吴老师研究组和合作者揭示了恒星形成的重要动力学过程——分子外向流的成因,指出其为星源驱动的。她在2004年发表的文章总结了当时已知的所有高速分子外流,成为该领域一篇重要的、有影响的文献,迄今仍有较高的引用率。在大质量恒星引力塌缩特征的搜寻中,吴老师研究组和合作者找到了支持盘与吸积过程的确凿证据。他们通过恒星形成早期阶段的区域的多个具有特色的巡天获得处于恒星形成早期的稠密云核的物理条件,提出了紧邻星体无源核的由来和演化的新问题。他们对大质量星形成进行高分辨率研究,在耗资巨大的亚毫米波阵列望远镜(SMA)到2013年底的534篇科学论文中,以他们组成员为主要作者的12篇,其中北大为第一单位的9篇。占有、1.7%。这样的份量,来之不易。他们最近发表的普朗克卫星冷尘块的系统的毫米波研究结果,揭示了这些尘块的动力学性质,是了解这些区域的关键,至今在国际上仍为独家。
吴老师科研小组还为促进本领域的交流合作作出了积极的努力,多次举办会议和研讨班。他们举办的ISM2010是当年我校举办的国际会议的亮点。
吴老师还谈到现在年轻天文学家成才加快了:她列举天文学系03年毕业的11名毕业生中,已经有3位在本科毕业后仅10年左右即进入“青年千人计划”或在美国取得了大学助理教授职位。这反映了我们的教育水平的提高,也反映了老师们的辛勤工作。吴老师就很重视青年天文学者的培养教育工作。她在她担任班主任的07届举办科研报告会,后经天文学和KIAA支持提升为北京大学天文本科生学术年会。自2010年以来已举办4届,对于本科生的科研起了启发和鼓励作用。
由吴老师的访谈录可见,现在我国恒星形成领域已经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全国五大天文台和九所大学正在开展该领域的研究,我国自有的该领域观测设备也在不断增加,其中就包括已经建成的上海65 米射电望远镜、2016年即将在贵州建成世界上最大的500 米球面射电望远镜。南极5米太赫兹望远镜和新疆奇台110米射电望远镜的筹建也在进展中。人才队伍不断增强。
本校恒星形成研究在国际上久有一席之地。2005年,吴老师带3个本科生去意大利参加国际天文学会第227次研讨会。有一次用餐时当我们的同学介绍自己来自北大时,在场的智利天文学家说“北大我们知道,你们吴老师做了很多CO工作”。她作报告的那段时间,主持人墨西哥总统奖获得者Rodriguez博士以尊称将报告人请上台的,只有吴老师。这次《恒星形成快报》对吴月芳教授的采访说明她对恒星形成领域的努力和贡献得到了国际同行的认同与赞扬,是该刊设置这一栏目以来的第15次采访。这值得我们系天文人/院物理人的自豪。
访谈全文请见下文或参见第254期《恒星形成快报》:http://www.ifa.hawaii.edu/users/reipurth/newsletter.htm
(撰稿/ 刘博洋,陈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