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glish
  • 简介
    院士致辞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往事悠悠
    今日天文系
  • 人员
    本系教师
    兼职教授
    离退休教师
    离职教师
    博士后
    行政人员
    研究生
    本科生
  • 科学研究
    研究领域
    学术交流
    成长型通用光学望远镜EAST
    Introduction of EAST
  • 学生培养
    简介
    本科培养
    本科报考须知
    研究生培养
    研究生报考须知
  • 天文暑期课堂
    简介
    2022年全国中学生天文暑期课堂参营通知
    2022年全国中学生天文暑期课堂将于7月16日线上举行
    2021年全国中学生天文暑期课堂将于7月24日线上举行
    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国家天文台/北京天文馆联合举办 2020年中学生天文暑期讲座报名通知
    北京大学2019年中学生暑期课堂(天文学)招生简章
    北京大学地图(附KIAA研究所路线图)
    往届暑期课堂活动集锦
  • 招聘信息
  • 天文校友
    学子寻踪
    本科生校友
    研究生校友
  • 北大天文
    天文学系
    科维理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所
    北京天体物理中心
  • 相关天文网站
    国内天文网站
    国外天文网站
  • 简介
    院士致辞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往事悠悠
    今日天文系
  • 人员
    本系教师
    兼职教授
    离退休教师
    离职教师
    博士后
    行政人员
    研究生
    本科生
  • 科学研究
    研究领域
    学术交流
    成长型通用光学望远镜EAST
    Introduction of EAST
  • 学生培养
    简介
    本科培养
    本科报考须知
    研究生培养
    研究生报考须知
  • 天文暑期课堂
    简介
    2022年全国中学生天文暑期课堂参营通知
    2022年全国中学生天文暑期课堂将于7月16日线上举行
    2021年全国中学生天文暑期课堂将于7月24日线上举行
    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国家天文台/北京天文馆联合举办 2020年中学生天文暑期讲座报名通知
    北京大学2019年中学生暑期课堂(天文学)招生简章
    北京大学地图(附KIAA研究所路线图)
    往届暑期课堂活动集锦
  • 招聘信息
  • 天文校友
    学子寻踪
    本科生校友
    研究生校友
  • 北大天文
    天文学系
    科维理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所
    北京天体物理中心
  • 相关天文网站
    国内天文网站
    国外天文网站
English

学生培养

  • 简介
  • 本科培养
  • 本科报考须知
  • 研究生培养
  • 研究生报考须知

学生培养

  • 简介
  • 本科培养
  • 本科报考须知
  • 研究生培养
  • 研究生报考须知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培养 >> 本科培养 >> 正文

本科培养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天文学专业培养方案(2025版)

发布时间:2025-11-14

一、专业简介

北京大学与天文学的关系源远流长。1960年地球物理系天体物理专业正式成立,2000年成立天文学系。六十年来培养了近千名优秀毕业生,为我国天文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2006年得到美国Kavli基金会资助,成立科维理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所,进一步推动了北京大学天文学科的发展。本学科设有硕士点、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

作为自然科学六大基础学科之一的天文学是研究天体和宇宙的科学,其中天体物理学是当代天文学的主体。它以各种现代尖端技术作为探测手段,收集和处理来自宇宙的全波段电磁辐射和其它信息,不断加深和改变人类对自然的认识。越来越多的先进地面及空间望远镜的建设和使用,必将迎来二十一世纪天体物理学的黄金时代。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天文学系力争用一流的师资培养出一流的学生,努力使北京大学天文学科成为职业天文学家的摇篮。

北大天文学科现有全职教师24名,其中正教授11名(含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名),教授级研究员2名,新体制长聘副教授7名,助理教授4名,均为博士生导师。北大天文学系还聘请多名国内外著名学者为兼职和客座教授。


二、培养目标

天文学系设有天体物理和天文高新技术与应用两个培养方向。天体物理方向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广泛坚实的数学、物理基础及全面的天文学知识,并在计算机、外语和其它专业技能方面受到严格训练,具有从事天体物理学研究的初步能力。天文高新技术与应用方向的学生除达到上述培养目标外,还应掌握天文新技术与应用的有关知识。由于天文新技术在相应领域的超前性,该方向的毕业生还可从事高新技术的开发及应用或大型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并能适应多方面工作的需要。


三、培养要求

天文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应达到如下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基本要求:

1.知识结构要求

系统扎实地掌握天文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观测方法;具备所需的数学和计算机等方面的基础知识;较熟练地运用外语阅读专业期刊和进行文献检索;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2.能力结构要求

具有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具有从事天文学及其交叉学科进行初步科研和教学、进行高新技术应用开发以及相关大型工程项目管理等多种领域工作的能力。

3.素质结构要求

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人文素养;具有健康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严谨思维和崇尚科学的精神。


四、毕业要求及授予学位类型

学生在学校规定的学习年限内,修完培养方案规定的内容,成绩合格,达到学校毕业要求的,准予毕业,学校颁发毕业证书;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授予学士学位。

天文学专业设置“天体物理”和“天文高新技术与应用”两个专业方向。满足其中任一方向的要求即可毕业。强基专业物理学IV(天体物理学)培养方案跟天文学(天体物理方向)培养方案一致。

授予学位类型:理学学士学位

毕业总学分:145-152学分

具体毕业要求包括:

1、公共基础课程:

45-51学分

1-1 公共必修课:33-39
1-2 通识教育课:12学分

2、专业必修课程:

75-76学分

2-1 专业基础课:46学分
2-2-1 专业核心课-天体物理方向:24学分二个方向任选其一完成课程和学分要求
2-2-2 专业核心课-天文高新技术与应用:23学分
2-3 毕业论文:6学分

3、选修课程:

25学分

3-1 专业选修课:15学分
3-2 自主选修课:10学分


五、课程设置

1.公共基础课程:45-51学分

说明:其中的差异来自英语2-8学分

1-1公共必修课:33-39学分

备注:32劳动课程学时,1门思政选择性必修

课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周学时

实践学时

选课学期

——

大学英语

2-8

——

——

按大学英语教研室要求选课

04031652

思想道德与法治

3

3


大一上

0403166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3

3


大一下

0403176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3

3


大二上

04031731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3

3


大二下

0403174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3

3


大三上

04031751

形势与政策

2

2


大一上秋季学期选

一学期课堂理论教学、4个学期讲座

61130030

思想政治实践(上)

1



一至三年级的任一秋季学期

61130040

思想政治实践(下)

1



大四前的任一春季学期至暑假

任选1门

思想政治理论选择性必修

1门

——


任一学期

详见思政选择性必修课列表


劳动教育课

32学时


32

任一学期按学校要求选课

00437700《物理应用与实践》为物院劳动教育实践课,计16学时

04831410

04831650

计算概论(B)

计算概论(B)上机

3

3


大一上

可用《计算概论A》替代

0

2

34

04831420

04830494

数据结构与算法(B)

数据结构与算法上机

3

3


大一下

可用《数据结构与算法A》替代

0

2

34

——

体育系列课程

4

——


全年

60730020

军事理论

2

2


大一上


1-2通识教育课:12学分

通识教育课程系列

(通识核心课+通选课)

各系列学分

(通识核心课+通选课)

总学分

Ⅰ.人类文明及其传统

≥2

1.不少于12学分

2.至少修读1门“通识核心课”

Ⅱ.现代社会及其问题

≥2

Ⅲ.艺术与人文

≥2

Ⅳ.数学、自然与技术

≥2

(1)具体课程列表详见《北京大学本科生选课手册》;

(2)原则上不允许以专业课替代通识教育课程学分;

(3)本院系开设的通识教育课程不计入学生毕业所需的通识教育课程学分;

(4)建议合理分配修读时间,每学期修读1门课程。

2.专业必修课程:75-76学分

说明:差异来自不同方向专业核心课程学分差异

2-1专业基础课:46学分

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实践总学时选课学期

00132511

00132512

高等数学A(一)高等数学A(二)1066
大一上大一下
00131460线性代数(B)45
大一上
00431141力学33
大一上
00431142热学22
大一下
00431143电磁学33
大一下
00431172光学33
大二上
00431151原子物理学33
大二

00437180

00437190

普通物理实验(1)普通物理实验(2)6446868大一上大一下

00432110

00432108

00432109

数学物理方法或数学物理方法 (上) +(下)4或3+34
3+3

大二上大二

00432001

00432002

理论物理基础Ⅰ理论物理基础Ⅱ844
大二下大三上

2-2专业核心课

(1)天体物理方向:24学分

天文学(天体物理方向)和强基专业物理学(天体物理方向)适用

课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实践总学时选课学期
00432211理论力学至少63333
大三-大四
00432213电动力学
00432148量子力学
00431648统计力学
00431561基础天文336大一
00430194天体物理导论33
大一-大二
00430186天体物理讨论班22
大一-大三
00431568实测天体物理I(光学与红外)3315大三上
00431569实测天体物理II(高能与射电)22
大三下
00432245理论天体物理33
大三-大四
00431564天体光谱学22
大三-大四

(2)天文高新技术与应用方向:23学分

课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实践总学时选课学期
00431561基础天文336大一
00430194天体物理导论33
大一-大二
00430186天体物理讨论班22
大二-大三
00431568实测天体物理I(光学与红外)3315大三上
00431569实测天体物理II(高能与射电)22
大三下
00431563天体物理观测实验2217大三上
00432245理论天体物理33
大三-大四
00431661天文无线电技术基础22
大三-大四
00407807天文数据分析:从统计到人工智能33
大四

2-3毕业论文:6学分

说明:毕业论文课题必须与专业相关

3.选修课程:25学分

3-1专业选修课:至少15学分

课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实践总学时选课学期
00431547天体物理前沿22
秋季
00431563天体物理观测实验2217秋季
00431564天体光谱学22
春季
00431545天文文献阅读2224秋季
00431661天文无线电技术基础22
秋季
00434070物理宇宙学基础22
春季
00430170天文测距导论22
秋季
00407793引力波天体物理学22
春季
00407794广义相对论与天体物理224秋季
00407795射电天文学22
春季
00431543天体物理专题33
春、秋季
新开课天文数据分析:从统计到人工智能33
秋季
00414980实验室安全教育0.52
秋季
00415692广义相对论44
春季
00430132现代电子电路基础及实验(一)346春、秋季
00430133现代电子电路基础及实验(二)2460春、秋季
00431539核天体物理33
春季
00432296天体粒子物理22
春季
00437700物理应用与实践1
17春、秋季
00434101物理卓越计划讲堂:名师面对面(一)12
秋季
00434102物理卓越计划讲堂:名师面对面(二)12
春季
30330033等教师指导下的独立/小组研究2-6/68-204大二-大四
00406490
天体物理辐射过程3

秋季
00416550恒星结构和演化3

秋季
00416852弥散介质天体物理学3

春季
00416520星系物理学
3

春季
00416800宇宙学及星系形成3

秋季

3-2自主选修课:10学分

(1)其他学院专业核心课程;

(2)物理学院其他专业、方向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


六、重要说明

1.保送研究生要求

(1)思政必修课(思想品德与法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形势与政策、思政实践)、军事理论共21学分,请按照物理学院的安排修课,以上所有课程须在前6个学期完成,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平均成绩不低于70分;

(2)保送天体物理专业研究生必须满足天体物理方向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学分要求,成绩优良;

(3)其他保送研究生具体要求以物理学院发布的《优秀本科生推免资格遴选工作实施细则》为准。

2.荣誉学位要求

(1)思想品德好,在校期间没有受过任何纪律处分;

(2)完成理论物理基础模块(课号00432001、00432002)、基础天文(课号00431561)、天体物理导论(课号00430194)、天体物理讨论班(课号00430186)、实测天体物理模块(课号00431568、00431569)、理论天体物理(课号00432245)、天体光谱学(课号00431564),且成绩优秀(百分制≥85分或等级制A类,重修不算);

(3)完成荣誉课程学分,且成绩优秀(百分制≥85分或等级制A类)(重修不算),荣誉课程名单如下,且不可被其他课程替代;

课号课程名称学分要求

00432108

00432109

数学物理方法(上)数学物理方法(下)6

00431563

00431547

00434070

00407794

天体物理观测实验天体物理前沿物理宇宙学基础广义相对论与天体物理6

(4)专业选修课程至少18学分且不可被其他课程替代;

(5)毕业论文和本科生科研成绩均为优秀(百分制≥85分或等级制A类)。

3.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学分与选课要求

(1)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可以免修政治理论课程,替代为汉语、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方面课程(具体课表请见学校《与中国有关的课程》名单);

(2)留学生、港澳台学生根据分级考试结果,确定英语模块需要修的学分;

(3)其他课程和学分要求均与本科生一致。

4.其他课程方面规定

(1)天文学专业学分替代规则:专业核心课超出规定的课程可以替代选修课程;专业选修课超出规定的学分可以替代自主选修课程学分。

(2)其他相关课程说明

①数学物理方法可用数学物理方法(上)+(下)替代,但数学物理方法(上)+(下)比数学物理方法多出的2学分不得用于替代选修课程学分。

②普通物理(含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近代物理)和四大力学,仅认可物理学院的任课教师所授课程。

③全校任选课程为毕业无效学分。

④体育课每学期最多只能选一门,请合理安排选课;

⑤“本科思政选择性必修课”毕业要求至少任1门,该课程学分可计入原有课程体系学分,如:若选修了课程包中的通选课,则该课程学分可计入通识教育课学分体系中,若选修了其中的专业核心课,则可计入3-2自主选修课学分。

⑥大四下春季学期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原则上不对毕业班同学开放(重修除外)。


七、专业课程地图

天体物理



天文高新技术与应用




----友情链接----
---- KIAA ---- ---- 国家天文台 ---- ---- 学术报告 ---- ---- Lunch talk ---- ---- 本系邮箱 ---- ---- 本系FTP ----

北京大学理科2号楼2901, 邮编: 100871,电话:62751134, E-mail:yaojie[at]pku.edu.cn